高考之后,必定会有很多考生想要复读再战一年,给自己多一次机会。有传言说,2024年高考的1342万人里面有高达300到400万是复读生。这个具体数据未得到证实,但存在不容忽视比例的复读生(数以百万计)这一现实是没有争议的。可以想象,明年也不会少很多。无意做人生导师,这里仅提供一些个人分析供参考:我认为,对今年成绩不满意的高考生,如果没有把握明年考上重点本科,建议就不要复读了,在现有成绩基础上选一个心仪的城市,能录到什么学校就去读吧。第一,就当前的经济形势、国际局势,以及2024年创纪录的高考生数量来推演4年后的就业环境,几乎只有一种可能:地狱级难度。在这样的预期下,竞争之激烈程度可想而知。说句不好听的,对用人单位来讲,非重点本科的高校,不管是一本还是三本、专科,差别都不大了。简而言之,重本之下都概括为“读过大学”。如有误会请容我先行抱歉,以上没有任何主观学历歧视的意思,实际上我自己公司招聘编辑都是设置的专科以上学历门槛,我自己更看重人的品行与学习能力,本身大学里学的那些在工作中也没法直接用。我讲的是全社会范围内的现实,学历的含金量普遍降低,非知名高校之间的差距也就变得很不明显了。因此,如果复读一年不能跳到重点本科这个层次,就真的没必要投入一年青春去再受一茬罪了。相对来说,重本以下层次的考生,选择城市和专业远比读哪个学校更为关键。第二,从锻炼个人能力的角度来看,宁为鸡首不为凤尾是更理性的。很多想要复读一年的考生是觉得以自己的智商和能力,去读个“很普通”的学校太可惜了,再努力一年,应该可以够得上一所“好一点”的学校。但我还是想分享上面的道理,在这个区间里,具体是哪一所学校对求职来说其实差别很小的,大学期间个人能力的锻炼、视野的开拓才是你突出重围的机会。设想一下,如果你高考成绩刚过一本线,是个略微有点能力但并不突出的高考生,你可以选一所一本垫底的高校或者某二本的高校,去哪里更容易获得锻炼的机会呢?很显然是后者。你去二本还有机会做前10%的学生,无论是学校活动还是评奖评优,都大有机会,而你去一本的学校,有很大概率从入学到毕业都是路人甲。无论将来求职还是自己做点事业,这两个差别可就大多了。而且最残酷的现实是,即便你去读了普通一本顺利毕业,也根本算不上什么“凤尾”,沾不了一点学校招牌的光。把大学的日子过充实,远比你复读一年上个普通本科混日子要有用得多。第三,相比不知名高校的学术型专业,去读个高职大专的技术型专业对普通家庭孩子是更理性的选择。举个例子,相比你去某垫底一本读个法律专业、管理专业、数学专业,去高职院校或大专读个给排水、船舶维修什么的要踏实得多。简而言之,几年后的社会形势,知识蓝领相比普通白领来说,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收入水平、生活质量,都会有显著的优势。要是你家没什么资本和门路,你本人也没有考上重本争取做“高级白领”的机会,那去做知识蓝领就是最优选择了。再次声明,以上主观分析仅供参考,本人没有学历歧视或专业歧视。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 |